LEC評價法在工程項目安全風險源評價中的應用和修正
論文作者:劉詩奇
演講者:劉詩奇
【摘要】建筑項目施工作業工序繁復,環境惡劣,工人基數大,具有較多的風源。尤其是道路工程,更是具有跨度大,地形復雜的特點。在土方開挖、基坑填埋、管網施工、瀝青攤鋪等環節,都存在較多的風行因素。LEC評價法是一種簡單實用,易于應用的風險源評價方法,對LEC評價法進行改進和修正,以使其更適合一線安全管理人員應用,更加接近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得出風險的大致等級。
【關鍵詞】道路施工、LEC評價法、瀝青攤鋪、風險源、風險評價。
引言:今年6月是第19個全國“安全生產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部聯合下發通知,以“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為主題,部署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深入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分析風險源是科學排查安全隱患的重要手段。在實際工程中,LEC評價法是廣泛采用的對危險源進行半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用于評價操作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的危險性、危害性。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據經驗來確定L、E、C三個因素的分值及劃分危險程度等級,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具體應用時還應對LEC評價法作適當修正。本文就LEC分析法在彭水縣新城38號路道路工程2,3標段的瀝青攤鋪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風險評價為例,以LEC賦值修正和系數K修正的修正方法,簡談LEC評價法的應用和修正。
一、LEC評價法簡介
1、LEC評價法的概述
LEC評價法[1]是由美國安全專家K.J.格雷厄姆和K.F.金尼提出的對具有潛在危險性作業環境中的危險源進行半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LEC評價法用于評價操作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的危險性、危害性。該方法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三種因素分別是: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danger,危險性)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
2、LEC評價法的賦值
對L、E、C這三種因素分別進行客觀的科學計算,得到準確的數據,是相當繁瑣的過程。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為了簡化評價過程,采取半定量計值法。即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估計[2],分別對這三種因素劃分不同的等級,并賦值。
L: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
分數值
|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
參考舉例
|
10
|
完全可以預料
|
醉酒駕駛引發交通事故
|
6
|
相當可能
|
違規吊裝造成吊裝傷害事故
|
3
|
可能,但不經常
|
靠近高壓線引起觸電事故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墜物造成物體打擊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設想
|
基礎下陷使管架傾倒
|
0.2
|
極不可能
|
挖掘機被雷擊
|
0.1
|
實際不可能
|
|
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分數值
|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
參考舉例
|
10
|
連續暴露
|
登高作業
|
6
|
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
|
機械設備正常使用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檢修機械設備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檢修用電線路
|
1
|
每年幾次暴露
|
起放樁基孔井架
|
0.5
|
非常罕見暴露
|
食物中毒
|
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數值
|
發生事故的后果
|
死亡人數
|
經濟損失(萬元)
|
100
|
10人以上死亡
|
>1000萬元
|
40
|
3~9人死亡
|
500-1000
|
15
|
1~2人死亡
|
100-500
|
7
|
嚴重
|
50-100
|
3
|
重大,傷殘
|
10-50
|
1
|
引人注意
|
<10
|
風險值D,計算公式為D=LEC,將L、E、C值相乘即可計算作業的危險程度,并判斷評價危險性的大小。
風險級別
|
D值
|
危險程度
|
五級
|
>320
|
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
四級
|
160-320
|
高度危險,要立即整改
|
三級
|
70-160
|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
二級
|
20-70
|
一般危險,需要注意
|
一級
|
<20
|
稍有危險,可以接受
|
作為風險分析的一種,LEC分析法所評估的安全風險能夠與類似的風險相比較且結論類似的。若出現了評價結論與規范要求明顯不符,則需要重新賦值計算。
二、LEC評價法實際運用
彭水縣新城38號路道路工程為新建道路,第2,3標段范圍為K2+000~K6+225,全長約4.23km。其中行車道寬30m,兩側人行道寬5m、側分帶寬3m。經過圖紙分析和現場考察,發現現場施工工作面涉及長上坡,長下坡,高處臨邊,居民區,交叉路口等復雜條件。同時,在瀝青攤鋪施工時,因客觀原因存在局部未完工路段半幅車行道無法施工。以此為基礎,本文就38號路2,3標段工程對瀝青混合料攤鋪安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彭水縣新城38號路道路工程2,3標段的瀝青攤鋪分部分項工程為例,參照安全檢查表法和經驗法,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有害因素進行識別。見表2.1。
表2.1 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有害因素列表
序號
|
作業活動
|
事故觸發條件
|
傷害類型
|
1
|
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
|
工人未穿警示服被撞
|
車輛傷害
|
2
|
壓路機碾壓作業
|
與外來車輛相撞
|
車輛傷害
|
3
|
作業車輛轉場行進
|
與路人相撞
|
車輛傷害
|
4
|
攤鋪機進行瀝青攤鋪
|
行進中側翻
|
機械傷害
|
5
|
運輸車倒料
|
溜車或傾覆
|
機械傷害
|
依照LEC評價法按經驗賦值計算,即可判定危險性大小,見表2.2。
表2.2 有害因素的危險性判定表
序號
|
作業活動
|
L
|
E
|
C
|
D
|
風險級別
|
1
|
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
|
1
|
6
|
3
|
18
|
一級
|
2
|
壓路機碾壓作業
|
1
|
6
|
3
|
18
|
一級
|
3
|
作業車輛轉場行進
|
1
|
6
|
3
|
18
|
一級
|
4
|
攤鋪機進行瀝青攤鋪
|
1
|
6
|
7
|
42
|
二級
|
5
|
運輸車倒料
|
1
|
6
|
7
|
42
|
二級
|
通過LEC評價法計算可以得到,以上五種有害因素僅僅構成一級或二級風險,僅需要在生產時稍加注意。這種結論也與類似的風險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結論并未考慮到工程實際情況,沒有考慮到彭水縣新城38號路道路工程2,3標段工作面特有的長上坡,長下坡,高處臨邊,居民區,交叉路口等復雜條件,是不準確的,不符合現場調研的結論,需要修正。
三、LEC評價法的修正方法
1、L、E、C賦值修正法
通過LEC評價法對施工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分析出現偏差時,應該重新檢查對L、E、C值的賦值。在重新檢查賦值時,應該考慮實際生產過程中危險性最大的情形,提高賦值[3]。將L、E、C的賦值重新計算后的D值作為判定風險等級的依據。對于序號1,2,3的作業活動可能造成的車輛傷害,考慮重新賦值。
(1) 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油:綜合考慮到作業司機工齡不足1年,作業技能不熟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增大,若發生事故造成的傷害(C)增大。L、C的賦值均增大一級。
(2) 壓路機碾壓作業:在現場考察時發現,由于K2+700處政府垃圾填埋點有垃圾運輸車進出,K3+900處有一十字路口無法封閉,導致外來車輛與工程設備相撞可能性增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賦值增大一級。
(3) 作業車輛轉場行進:因為施工區域靠近居民區,轉場道路可能有諸多行人,且行人多為群體活動。若發生事故,可能造成多人受傷或死亡,所以事故造成的傷害(C)賦值增大二級。
通過重新賦值后,通過D=LEC重新計算風險值,重新判定風險因素,結果如下表所示:
序號
|
作業活動
|
L
|
E
|
C
|
D
|
風險級別
|
1
|
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
|
3
|
6
|
7
|
126
|
三級
|
2
|
壓路機碾壓作業
|
3
|
6
|
3
|
54
|
二級
|
3
|
作業車輛轉場行進
|
1
|
6
|
15
|
90
|
三級
|
可發現以上三種作業活動風險等級均以提高且部分達到三級,已有顯著危險,需要立刻整改。
2、對D的系數修正法
在L、E、C評價法的基礎上,按照風險的整改難度設立一個系數K[4]。將K納入LEC評價法的考慮范圍,則D=LECK。這個公式說明,若一個風險源無法整改或者無法控制,則說明其實際風險值比D=LEC所計算的風險值高。K的取值按照以下表格判定。
整改難度
|
無需整改
|
可立即整改
|
可在短時間內整改
|
短時間內無法整改或無法整改
|
K值
|
1.0
|
1.2
|
1.5
|
2.0
|
對于序號4,5的作業活動,對其整改難度和K值如下:
(1) 攤鋪機進行瀝青攤鋪行進中側翻:現場考察時,發現局部路段只有半幅作業面,行進寬度較窄且為高臨邊,易產生側翻。此處風險可通過路肩安裝護欄在短時間內解決,故K值取1.5。
(2) 運輸車倒料時溜車或傾覆:現場有共計900m的長坡。坡度較陡并且距離過長,存在極大的溜車和傾覆風險,因為長坡為固有設計無法更改,此處風險無法整改,故K值取2.0。
在考慮K值后,序號4,5的風險值計算為:
序號
|
作業活動
|
L
|
E
|
C
|
K
|
D
|
風險級別
|
4
|
攤鋪機進行瀝青攤鋪
|
1
|
6
|
7
|
1.5
|
61
|
二級
|
5
|
運輸車倒料
|
1
|
6
|
7
|
2.0
|
84
|
三級
|
可發現以上兩種作業活動風險等級均以提高,運輸車倒料溜車或傾覆風險等級達到三級,已有顯著危險,需要立刻整改。
3、修正后結論判斷
通過賦值修正法和對D的系數修正法的運用,對原本的LEC評價法的結果進行重新計算,提高了部分風險源的危險等級,符合現場實際考察結論,證明修正是有效且可行的。
4、修正結論應用實例
針對修正結論,項目部組織相關專家,管理人員和班組長討論整改方案,針對這五種風險調整施工方案,提出相關安全措施。
序號
|
作業活動
|
安全措施
|
1
|
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
|
工人穿戴好安全防護設備才可施工;
噴灑作業時安排專人指揮;
|
2
|
壓路機碾壓作業
|
垃圾車通過提前通知報備;
垃圾車通過時停止施工;
|
3
|
作業車輛轉場行進
|
轉場作業前對居民區發布公告;
協調交警部門現場指揮分隔;
|
4
|
攤鋪機進行瀝青攤鋪
|
安裝路肩護欄后才可施工;
該路段施工時降低行進速度,安排專人指揮;
|
5
|
運輸車倒料
|
運輸車于平坦路段倒料,不得在坡段倒料;
負責坡段倒料的運輸車不得滿載,降低重心。
|
通過施行以上安全措施,從提高風險的原因入手,有效降低了安全風險,在實際施工中并未發生安全事故。
結語:現今一線安全員開展工作多以安全檢查表法、危大工程專項排查為主,滿足了排查安全隱患定性的要求,但是難于定量分析。而LEC評價法多用于半定量分析,參數賦值一般以經驗判斷,也存在較大誤差,但常用的彌補LEC評價法缺點的方式為神經網絡、模糊函數等復雜函數計算,同樣不利于一線工程人員應用。采用賦值修正法和對D的系數修正法,能夠在避免復雜計算的情況較為準確的判定風險值(D),從而更加精確地判定風險等級,具有較好的實用意義,也利于在一線工程人員中普及,用于輔助風險源風險性的快速定量判斷。本文說采用的修正方法,均是針對了LEC分析法依賴經驗判斷的缺點,所采用的修正系數可根據具體工程實際增加修改,或采用模糊函數將賦值改為區間計算,以達到更精確的風險值判斷。
參考文獻:
[1]晁代強,易俊,王文和.LEC 法在加油站電氣設備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年 12 月.
[2] 徐威,馮亞瓊. LEC 評價法用于作業風險辨識的應用與改良 [J].化工管理 Chemic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2015年01期.
[3] 邵德盛.基于現場控制條件的LEC評價法修正[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7,42(05):109-111.
[4] 羅偉波.論海上平臺風險使用LEC法分析[J].廣東化工,2020,47(06):109-112+108.